政策公开讲|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工作专题
解读方式 | 视频方式 | 生成日期 | 2024-05-29 |
---|---|---|---|
来源 | 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处 | 解读单位 |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
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当兵初心。宣传党的退役军人政策,讲好军人军属故事,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厚植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社会新风尚。这里是退役军人时间。本栏目由宁夏退役军人事务厅与宁夏经济广播联合播出。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重要而优秀的人才资源,发挥好他们在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这期邀请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处同志解读相关方面的工作。
FM92.8《退役军人时间》
主持人: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是如何定义的?
温皓:拥军是拥护人民军队,优待革命烈士家属和革命军人家属的简称,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关心支持人民军队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工作。优抚主要指抚恤优待,其中“抚恤”就是国家对优抚对象给予精神抚慰和物质照顾待遇,分为“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优待”就是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给予物质照顾和优先优惠待遇。
褒扬纪念工作是一项历史悠久、富有传统、政治鲜明、与时俱进的工作,是指对为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而光荣献身的烈士所举行的纪念活动,是以教育、鼓舞和激励社会全体成员发扬献身精神的一种政治社会行为,既是国家的责任,全社会的义务,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
主持人:国家对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都有哪些要求?
温皓:要把双拥工作作为我们联系军地军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双拥工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全局。
做好褒扬纪念工作,持续褒扬烈士,给予烈士崇高的荣誉和无上的光荣,可以在全社会弘扬烈士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不断激励我国公民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贡献力量。
主持人:拥军优抚和褒扬纪念,我们宁夏是怎么做的呢?
温皓:宁夏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紧盯军人的“三前三后”,不断巩固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双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宁夏是一片充满红色印记的热土,人民与军队有着天然的、特殊的深厚感情。近年来,我们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秉承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全国率先建成五级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保障体系。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上,我区6个市(县)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获奖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围绕部队调整组建、移防换防、全面停偿等工作,协助完成联演联训、练兵备战、国防动员等军事任务。比如:针对部队移防安置问题,在解放军某部移防银川过程中,我们专门成立协调小组,对部队的土地使用、燃气接入、移动通联、水电保障等与地方相协调的工作中一路绿灯,受到军方各级领导一致肯定。针对军人子女入学难问题,我们会同教育厅协调解决近700名军人子女入学问题,并且全部是教育质量较好、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学校,驻宁部队官兵一致反映,没有见过子女入学这么顺的、协调力度这么大的、操心这么少的。面对新冠疫情防控,32名驻宁部队官兵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全区6139名退役军人、210支志愿者服务队,日夜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另有4300多名退军人包干驻守各防控点,为全区人民生活生产保驾护航。我们在疫情发生后立即协调区、市、县各级领导,对户籍为宁夏籍的现役军人家庭逐一走访慰问,并且建立一对一联络制度,确保了前方在奉献、后方有保障。在保障备勤中,我们还对630名海防和边境执行任务一线官兵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建立诉求台账和困难清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过境宁夏部队的交通运输、热食遣送、油料供给、物资供应等尽全力服务保障。每年全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还投入专项资金走访慰问驻宁部队和来宁参演的部队,组织慰问演出。吴忠市和石嘴山市的领导还将慰问品和慰问信送到了戈壁滩头和海军舰艇上,极大激发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
二是瞄准群众的“所期所盼”,不断提升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水平,优抚工作闯出了新路子。
大家在乘坐公交车时可能会听到“双拥卡”的提示,这就是我们在市民大厅、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还有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有着对退役军人“双拥卡”的办理和安排。一句“您好,您有双拥卡,不用买首道门票”的提示,让广大退役军人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自宁夏退役军人事务厅组建以来,我们联合出台退役军人、军烈属、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脱贫帮扶、优抚解困“双二十条”、涉税服务“十四条”等优惠政策,在银川市率先推行公共服务机构优待退役军人试点工作,为符合条件的5.5万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双拥卡”,享受“两免四优先”优待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全面推行“双拥卡”制度,13.9万名优抚对象凭卡享受优先优惠,在全国率先做到了全域覆盖。
我们协调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爱可以用声音传递”拥军优抚听力关爱项目,为宁夏籍患有听力障碍的年迈优抚对象免费捐赠单套价值1万余元的助听设备2000套,共计2000余万元。
2019年3月起,全区所有退役军人、伤残军人、军烈属家门口都悬挂了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匾,各级领导逐一上门、亲自悬挂,悬挂完成率位居全国前列。每年按照10%-15%的增长比率发放的生活补助资金,全区1.7万名优抚对象享受到了物价补贴,还有近5000名困难退役军人享受了帮扶援助。前几天,在伤残军人残疾等级评定中,有2名伤残不确定人员到了我们评审现场,由专家现场评定,确保了公平公正,我们还协调自治区卫健委重新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了评审专家库,科学合理地新评补评了残疾人员。
我们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20部门制发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从荣誉激励、生活、养老、医疗等10个方面为优抚对象提供优待,相关做法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孙绍骋部长批示肯定并转发全国学习。
三是宣扬英烈的“丰功伟绩”,不断缅怀弘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褒扬纪念工作开拓了新局面。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成立以来,我们坚持用心用情做好褒扬纪念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全区形成了“缅怀英烈、关爱英烈、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今年,对享受国家困难补助的251名烈士遗属进行了全覆盖慰问,为郭占鳌、孙寿名2位宁夏籍烈士找到了亲属,查找到零散烈士墓地3处,崇尚英烈、尊崇军人的社会风尚愈发浓厚。同时,我们建立烈士褒扬管理信息数据库,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英名录》(宁夏卷)、制作英烈事迹宣传片、编写《英烈知识百问百答》、参加“追寻先烈足迹”短视频征集活动和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投入2000多万元维修改造国家级烈士陵园7家,组织对全区7家保护单位、13个烈士陵园、1095个烈士纪念设施开展数据采集校核,校核率达100%。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区12个烈士陵园被列为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弘扬英烈、崇尚英烈的氛围日益浓厚。
宁夏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坚持保障待遇和荣誉激励两手抓,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积极营造社会氛围,让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荣誉感持续增强。接下来,我们要将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好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