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四链联动”提升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近年来,兴庆区探索实施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四链联动”工作机制,有效破解去向掌握难、学习落实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质效全面提升。
多方联动,建强“责任链”。加强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全链条全覆盖全周期管理,压实责任、摸清底数、强化跟踪,确保有效管理到位。建立全链条责任体系。兴庆区商贸、物流往来频繁,1.4万名退役军人党员的基数是其他县区的数倍,为加强退役军人党员管理,出台《兴庆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实施办法》,明确各级党组织对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职责,形成“组织部牵头抓总、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实现全覆盖摸底排查。898个基层党组织采取电话联系、入户走访、寄发信件等方式,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摸清流出、流入退役军人党员具体情况,每季度更新台账,切实做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出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清楚”,确保“流动不流失”。构筑全周期跟踪服务。成立兴庆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功能型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管理,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组织生活多重参加的原则,建立健全外出报告、承诺事项、定期思想汇报、及时督促提醒等制度,构建行前、日常、返乡全周期跟踪服务模式。
凝心铸魂,拓宽“教育链”。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持续做好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完善线上“送学”。依托“学习强国”“兴庆先锋”“兴庆退役军人”等平台和微信群打造“掌上课堂”,通过推送学习资料、党政方针、行业动态,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累计开展线上“送学”180次。抓实线下“补学”。利用春节等节假日“返乡潮”契机,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冬季轮训等形式进行“补学”114人次,及时为退役军人流动党员“蓄能充电”。依托活动“助学”。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功能型党支部定期组织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参观辖区部队,到五七干校、军博园等开展参观践学活动,不断增强退役军人党员身份意识和党性观念。
强化保障,织密“服务链”。因地制宜建立平台,及时纾困解难,提供便捷服务,推动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将辖区退役军人根据居住、就业实际纳入2950个“微网格”常态化走访,把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做实做细。今年来,帮助解决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12件,为生活困难退役军人流动党员送上关爱资金2万余元。畅通沟通交流平台。在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置160个流动报到点,公布联系电话,提供组织关系转接、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服务,构筑起退役军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桥梁纽带。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为30名有就业创业需求的退役军人流动党员牵线搭桥,组织参加人才夜市等招聘会6场,对接辖区294家军创企业为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就业创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带动的成功创业实例。
担当作为,延伸“作用链”。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担当作为引擎,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创新志愿服务平台。吸纳12名党性强、素质硬、作风好的退役军人流动党员加入到社区“轮值老班长”队伍中。今年来,带领3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环境整治、社区治理等志愿服务80余次,协同社区上门悬挂光荣牌、送立功喜报26次,帮助化解辖区各类纠纷矛盾30余起。搭建作用发挥平台。流入党员秦德胜担任司家桥村“兵支书”,四年来村集体经济从5000元倍增至5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万元;流入党员丑环宇开办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自筹经费30余万元支持基层治理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人党员责任担当。完善回馈家乡平台。通过召开退役军人流动党员返乡座谈会、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良策”征集活动,52名退役军人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言献策100余条。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流动党员中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激发扎根兴庆,助力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文/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