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忧解难暖人心 送上锦旗表情意
近日,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锦旗飘飘”。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面面锦旗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感动,退役军人利益无小事,广大退役军人面临的“难题”,就是给退役军人工作者出的“考题”,唯有全力以赴,方可不负人民。
“感谢娘家人的关心关爱,解决我25年没有户口的难题。”穆学智含着眼泪动情地说。2024年12月17日下午,退役军人穆学智将写有“无私帮扶恩重如山贴心解困彰显大爱”的锦旗,送到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手中,以表达感激之情。
穆学智是陕西省兴平市人,1985入伍,1999年12月转业。由于历史原因,个人人事档案无法找到,一直没有落户。20多年来,他一直靠打零工为生。2024年4月,穆学智来到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反映个人的情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方协调,联系原服役部队开具服役证明,联系接收安置单位开具工作单位证明,联系他老家开具原户籍所在地证明。并先后2次协调属地公安部门到他老家进行调查核实,上门协调安置主体单位召开穆学智落户专题会。经过多方努力,穆学智于在2024年11月终于落户并办理身份证。
服役16年的退役军人孙昭权和妻子一直没有合适工作,家中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到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反映家庭困难问题,希望帮助找份固定工作。工作人员根据孙昭权有特级厨师证的特长,先后对接10余家单位,最终联系到宁夏日报集团下属某国企,让他当这家企业的餐厅的厨师长,管理餐厅13名员工,保障300余名职工每日就餐。上班后,孙昭权来到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送来锦旗表示感谢。现在,他享有国企员工待遇,每月扣掉五险一金,发到手的工资有7000多元。
退役军人魏冲江一直没有稳定工作,服务中心帮助推荐就业解决工作;退役军人郑新平妻子得了癌症,服务中心协调帮扶救助;退役军人李卫江、田苗、王长平,在服务中心的协调帮助下,解决长达20余年历史遗留问题。
锦旗虽小、分量很重。“去年共收到锦旗7面。这不仅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自治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会珍惜这份信任和肯定,积极开展“情暖老兵·温馨暖心”实践活动,一如既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重点关注困难退役军人生活状况,全力以赴解决他们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继续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