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要求,在各级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学党史为基础、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的,上下联动,深入领会、一体把握、狠抓落实,把推进全区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落实规定动作,务实设计自选动作,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推动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一、凝心聚力学党史,筑牢信仰之基
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全体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一是增强党史学习自觉。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通过“七个主题”推动开局有势、推进有力。以“党史专家话党史、英模人物忆党史”为主题,邀请区内外党史专家学者和英模人物,讲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以“瞻仰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事迹”为主题,分批次组织各市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长、厅机关党员干部、部分军休干部,赴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接受党性教育;以“百年华章铸辉煌、高歌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诵经典、讲党史、谈感受;以“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历史、常读常新”为主题,举办党史知识竞赛,评选“学习达人”;以“一朝军旅情、毕生写忠诚”为主题,举办退役军人摄影、绘画、书法、诗歌、散文、微视频征集活动,展现退役军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以“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为主题,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教育党员干部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以“学习军人品格、激发奋斗精神”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进军营,感受军旅生活,锤炼过硬作风。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以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实施移交安置提质行动、就业创业暖心行动、优抚褒扬关爱行动、权益维护护航行动、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真正把件件实事办到退役军人心坎里。二是突出党史学习重点。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党史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重点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必学书目,深化对党史的全面学习和认识,赓续百年奋斗历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银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周例会学习制度,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统筹抓好党史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指定学习材料,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重要参考材料,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创业史、发展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三是提高党史学习实效。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学习载体,充分利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推动学习教育上“云端”、进网络,确保干部职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把党史学习教育渗透到安置、优抚、思政、就业工作各领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党史学习教育新格局。石嘴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出台节日乘车、加油、通讯等优惠政策,推动退役军人优惠政策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二、笃信好学悟思想,涵养忠诚之心
强化“三个引领”,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边学边“悟”。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学习“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第一内容”、党员学习“第一任务”,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区重要讲话和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始终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能放心。吴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吴忠市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成员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并指导开展党史学习,局主要领导作动员讲话,要求全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学党史、铸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退役军人工作队伍。二是边思边“悟”。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开展研讨学习活动,通过谈体会、谈收获、谈感受,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固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因地制宜”制定学习教育方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于日常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党史、讲党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统每名干部职工统筹兼顾工作与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务求实效。三是边干边“悟”。全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部署开展“学党史讲党课”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各项退役军人工作。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自觉转化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生动实践。中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邀请中卫市委党校老师做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辅导授课,努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见实效。
三、用心用情办实事,厚植爱军之情
始终把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强化宗旨意识,厚植爱军情怀,着力解决退役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在移交安置上,健全完善“直通车”安置办法和“阳光安置”机制,拓展安置渠道、保障安置待遇,高质量完成安置任务。落实《三年移交方案》,完善“随退随审、即交即接”机制,配合部队做好长期滞留伤病残人员移交安置工作,完成“存量三年完成、增量限期移交”的安置任务。银川市、石嘴山市将所属老旧军休小区已纳入当地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并启动实施改造。在就业创业上,健全就业创业培训管理机制,发布承训机构黄页,动员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推行“教培先行、岗位跟进”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提高退役军人社会竞争力。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展专场招聘、对口推介、跟进服务等工作,增强退役军人就业扶持力。主动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发挥创业导师团队的指导作用、创业身化基地的带动作用、减税降费政策的激励作用,激发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内动力。西夏区整合区域、部门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六型队伍,帮助297名退役军人及家属实现创业就业。贺兰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出台“七条就业措施”,力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现突破。在优抚褒扬上,建立优抚对象信息核查长效机制,做好优抚对象抚恤金提标、优待证发放工作。健全完善双拥工作区域协调机制,推动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着力解决新移防部队实际困难,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走在前列。组织开展“烈士寻亲”专项活动,寻找到郭占鳌、孙寿名两位烈士的亲人。推进光荣医院、荣军医院建设,优化军供站布局。沙坡头区“三个精准”“三个到位”抓好各项优抚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全力维护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灵武市、平罗县、海原县组织部分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中的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金凤区、永宁县、利通区等地携同参战老兵共同开展“守护·2021 清明祭英烈”活动。同心县、大武口区、原州区等地组织开展“老兵跟党走”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在权益维护上,完善退役军人诉求表达机制,持续开展领导包案督访、重复访专项治理,持续减少疑难信访问题存量。开展重复访专项治理,一案一推、一案一结,推动“案结事了”,持续减少疑难信访问题存量。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做好应对新政策出台、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可能引发的风险隐患防范,为建党100周年营造稳定环境。中宁县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退役军人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移风易俗、就业创业等领域汇集磅礴力量。盐池县、兴庆区、沙坡头区、海原县、彭阳县、灵武市先后成退役军人事务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援助站,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探索运用法治化思维化解退役士兵利益诉求,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红寺堡区召开退役军人保障服务下访活动矛盾纠纷攻坚会议,化解排查出矛盾纠纷,为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泾源县、西吉县、隆德县等地积极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在服务保障上,持续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实行重点联系与普遍联系、平常联系与定期联系、上门联系与上网联系“三个结合”,做到一人一台账、一季一联系、半年一访谈、一年一报告。推进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省域实践,抓实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服务中心(站)星级评定和基层服务站长互学互鉴互评,争创全国红色精品“退役军人之家”。开展党员干部“大学习、大研讨、大调研、大比武”活动,加快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惠农区融合常态化联系制度和“一联双帮”制度,扩大帮扶联系退役军人的任务范围至全区各区直部门、驻惠单位,营造了浓厚的联系退役军人、服务退役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青铜峡市立足驻地部队多的优势,充分借鉴“枫桥经验”,建立军地共建联系点制度,有效促进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
四、聚精会神开新局,砥砺奋进之志
坚持学习教育与退役军人工作统筹兼顾、一体落实,认真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强大动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一是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稳心筑魂”工程,建设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先行区;实施“强基筑至”工程,建设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省域实践示范区;实施“兴业筑梦”工程,建设深化退役军人事务重点领域改革试验区;实施“红星筑桥”工程,建设军地合力推进退役军人工作样板区,围绕推进“四大工程”,全力打好“十四五”退役军人工作开局之战。二是推进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结合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重点围绕中央改革方案确定重点改革任务,推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制度、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就业扶持政策制度、待遇保障政策制度、褒扬纪念政策制度改革分类推进、有序实施,确保各项政策制度落地落实。三是推广军地合力做退役军人工作。聚焦服务备战打仗,进一步探索创新,凝聚“军地情”“军民心”,打造宁夏军地合力“升级版”。着眼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自我发展,协调军区和部队探索征兵、入伍、退役等链条式教育帮扶机制,让现役军人更好地安心服役、建功军营,让退役军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推进军地合力高效互通,完善拥军支前潜力数据库,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推动拥军支前资源与国防动员潜力对接共享。探索伤病残军人治疗、评残、安置、抚恤、保障一体化模式,服务部队轻装上阵、专谋打赢。